新媒体营销

新闻资讯

时刻保持对数字市场的敏锐及前瞻性

新闻资讯

j9九游会集团: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新闻来源:九游会·J9-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发布时间:2024-11-16 18:12

  伴随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新媒体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面对迭代变迁,必须清楚地认识与把握新媒体的变化趋势与发展特点,才能充分地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去创新传播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目标。

  近两年,经历从全民参与的“众媒时代”向人机交互的“智媒时代”的跨越,新闻生产全过程与用户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颠覆式变革。本文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企鹅智酷等调查机构关于美国和中国网民新媒体使用情况的最新调查数据为依托,从形式、内容、用户、技术和服务等五方面提出对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期望通过对新媒体发展轨迹的局部观察,为相关研究的深入与相关产业的扩展起到提示作用。

  形式:从视频化到直播化,政务直播的引领作用需加强

  在线视频服务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群的媒体消费习惯。根据2017年8月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有61%的美国年轻人(19~28岁)表示自己主要通过网络服务来收看电视节目。这对于电视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已经有24%的美国人不再订购有线电视业务了①。我国的数据更加突出:网民对富媒体的偏好正在飞速上涨,2017年通过视频网站获取资讯的网民数量增长了228%,中国资讯视频消费的渗透率达到了61.8%,约等于美国数据的两倍②。九游会J9官方网站

  在线视频服务的内容也实现了迭代式发展,从早期的电视节目在线收看,到原创视频发布,再到目前流行的网络直播,这种自下而上的互动社交方式,帮助普通人实现了话语权的更大解放。然而,视频直播的弊端也很快暴露出来,诸如突发事件现场记录、知识性直播等真正有价值的直播内容仅占少数,大多数直播平台都以生活化、娱乐化内容为主,日常生活的直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低俗化、庸俗化、妖魔化倾向。在此背景下,政府明显加大了对直播平台和视频发布的管理力度,以合理引导直播平台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正面作用。

  此外,完善与强化政务直播的社会功能,凸显其对网络直播的引领作用,也是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目前,政务直播呈现快速发展与多部门覆盖的良好势头,然而距离体系化、常态化与品牌化,还存在一些差距。为此,必须首先解决的是内容问题j9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当前,多数部门的政务直播主要还是应用于重大活动的报道。未来,政务直播应当更多地延伸到民众关心的社会、民生、经济等领域,尤其是面对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时,不推诿不避讳,积极设置直播议程,引导社会舆论。同时,把握好尺度,做好直播内容取舍,助推政务直播的常态化建设。其次要完善平台建设问题。当前政务直播主要通过第三方直播平台来实现,不可避免地与其他轻松、娱乐类直播混杂在一起,显得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因此,要致力于打造独立化、专门化的政务直播平台,将直播主题分门别类,将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汇聚起来,形成政务直播矩阵。最后还要解决好影响力问题。政务直播与一般直播的不同,就在于其通常涉及的都是严肃性甚至枯燥性话题,较难调动起用户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各部门充分发挥直播技巧,学会将严肃的议题与轻松的表达方式相结合,以真诚互动代替官腔官调,完善直播情境,不仅让受众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这也是新时期提高政府舆论引导力的重要一环。

  内容:从移动社交到移动新闻,应重视对用户行为的持续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授方式的颠覆性变革。如今,不仅信息接收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信息发布者也已实现了随时随地上传信息(这里的信息是集合了文字、图像、视音频的多媒体信息),整个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传播时代。从初期的移动化社交,发展到移动阅读、移动音视频,再到移动化新闻资讯,移动媒体技术已经完成了从即时通讯工具向新闻发布平台的身份转变,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所占比例还在持续增加。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85%的美国人表示曾经在移动设备上获得过信息资讯,较2016年上涨了13个百分点;45%的人则是经常通过移动设备来获取新闻,较2016年上涨了9个百分点③;到2017年10月,中国网民的资讯消费也占到了网民使用手机总时长的29%④。

  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给人们的信息使用行为带来极大影响,研究用户在移动媒体平台的消费特征,对于移动新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目前这一领域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比如,移动传播时代,长篇新闻的命运如何?我们普遍认为,包含更多观点、更多信息来源和更多历史背景的长篇报道是纸质媒体时代的典型产物,在快节奏、高效率、碎片化阅读时代,长篇报道正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然而,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长篇新闻报道在今天以移动化为中心的社会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手机媒体屏幕空间狭小,且人们时常使用手机同时处理多个业务,但是消费者在手机上阅读长篇新闻报道的平均时间,是阅读短篇文章时间的两倍⑤。这或许与移动设备本身的便携性和移动终端推送信息的易保存性有关。再比如,移动新闻阅读是否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如今,庞大的信息供给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处理能力。我们需要帮助筛选信息、节约时间的工具。移动媒体使我们能够在时间间隙中阅读新闻,这是其他类型媒体很难做到的。研究者发现,工作时间较长、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少的人群,消费在手机新闻阅读上的时间更多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这种时间间隙中的新闻阅读效果如何、时间预算的长短是否会影响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等。这些研究能够帮助移动新闻供应商更加精准地预测目标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另外,移动新闻阅读是否会影响用户信息消费的多样性?新闻消费的多样性与现代社会的互动融合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用户不同新闻获取行为的相互交织状况,能够帮助我们勾勒出每个个体的社会身份⑦。同时,个体也能够通过在群体中分享各类信息的经历,来获得更多的社会参与感。然而,不同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新闻推送方式,多数移动应用都采用算法推荐的形式来进行个性化新闻服务。当个体所获取信息的内容越来越单一,信息的分化与群体的分化随之出现,甚至演变为整个社会意识的分化。因此,对移动传播时代信息来源多样性的探讨,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用户:从年轻化到全年龄段,老年用户需求应受到更多关注

  伴随移动设备成为人们日常获取新闻的主要手段,中老年人口也开始加入到这股新的媒体使用浪潮之中。过往数据都在反复证明年轻群体在新兴媒体普及过程中的主力作用,近来的数据却向我们揭示出老年群体使用新媒体的强烈意愿与行为。2017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有67%的美国老年人(65岁及以上)已经开始通过移动设备获取新闻信息;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24个百分点;相较于4年前,更是实现了三倍的增长(2013年的统计数据只有22%)。在50~64岁的年龄段中,使用移动设备获取新闻的人口比例更是高达79%,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⑧这些数据表明,相较于年轻群体,新媒体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更大的增长空间。2017年,中科院与腾讯网共同发布的《生活在此处——社交网络赋能研究报告》,也详细分析了老年群体使用手机与社交网络的主要原因:高达98.5%的老年人认为,使用互联网能够帮助其学习知识,80%的老年人认为互联网拓宽了其获取信息的渠道;72.8%的老年人表示,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能够方便其轻松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之中,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与群体归属感;59%的老年人认为,手机和社交网络的使用,增加了他们与子女联络的频率⑨。也就是说,新媒体在工具性、社会参与性以及情感性等多个方面,赋予了中老年人重构自身生活的机会。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新媒体老年用户数量的提升而盲目乐观,这背后存在的诸多隐患尚需要政府和社会持续关注共同应对。首先,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决定了中老年群体使用互联网机会与能力的不平等,因此,许多中老年人对于自己驾驭这些新兴媒体的能力缺乏信心,并不想冒险进入到这个面积过于广袤的虚拟世界之中。鉴于此,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克服心理恐惧、正确看待互联网,手把手教授其正确使用各类智能设备,缩短代际间的数字鸿沟,都是需要进一步克服的障碍。其次,与青年一代的遭遇相类似,网络成瘾现象也在这个群体中悄然蔓延。子女、朋友应合理引导和规划其上网行为,切勿让这个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途径演变为扼杀其身心健康的新杀手。另外,开发契合老年人需求的新媒体应用与服务也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电子医疗与互联网养老等互联网健康服务正逐渐兴起,虽然许多人都表现出对这种新式健康服务的较高期待,但是,服务流程不完善、服务方式单一、基础设施不健全、使用人数偏低、畏惧与矛盾心理等都是现实存在的桎梏。未来,这些针对老年人的新型电子服务模式的开发与完善,仍然大有可为。

  技术:从智能化到反思智能化,对“智媒时代”应保持理性期待

  当人工智能、VR/AR、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与媒体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相结合,“智媒”应运而生,机器写作、个性化推送、传感器新闻等都成为“智媒时代”的重要产物。尤其是人工智能,它的诞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神奇、最伟大、最有发展前途,却又最难准确预料后果的颠覆性技术⑩。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在传媒业,更在全社会成为热议焦点。

  然而,历来对一种新技术的讨论,都必然伴随着正负立场的交锋与辩论,人工智能也不例外。首当其冲的,就是关于人类是否会被机器人替代而失业、甚至被机器掌控而沦为奴隶的争论。我们经历了初始期对人工智能的疯狂崇拜,进入了对被机器统治的深层恐惧。BBC分析了365种职业被机器取代的概率后指出,符合“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问天下事”这三点特征的工作,最有可能被机器人取代?。因此,当第一篇机器人写作的新闻稿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许多新闻从业者的焦虑也随之产生。BBC分析认为,目前记者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只有8.4%;诸如前沿关键技术、科学与艺术创新、涉及情感关怀类的工作,目前来看也很难被取代,这些职业的特点主要是“社交能力和协商能力强,具备人情练达的艺术;具有同情心,充满创意和审美”?。对于人类究竟是否会被机器所取代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短期内似乎也很难得出明确结论,但是需要警醒的是,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价值,回归到对人的关注,以人为中心,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冷静、理性地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边界。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另一个担忧,来自于新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任何一种新技术诞生后,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全民普及。受地区、地位、能力、素质等的限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接触范围与掌握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会造成甚至已经造成了新的“数字鸿沟”和机会不均,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与阶层分化,部分社会群体更加边缘化。从这个层面而言,政府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协同作战,以实现社会平等为重要目标兴利除弊,提升对智能化风险的预防与把控能力,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于智能技术,还存在一个隐私权问题。智能技术将整个社会带入到数据化、关联性、可跟踪的生活氛围之中,个人隐私被侵犯和泄露就变得更加容易,如何在智能化服务与隐私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与界限,这不仅仅是开发者需要守住的底线,更是社会治理者必须强化的法律边界。

  服务:从个性化到多渠道,可靠性始终是优质信息服务的关键指标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兴起,也是“智媒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j9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在年青一代的用户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基于个人兴趣来展开信息内容消费行为。这种兴趣导向的用户内容偏好成为算法推荐的重要发展动力,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基于算法推荐的个性化新闻APP的人均使用时长逐年攀升,根据企鹅智酷《2016年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的调查,天天快报人均使用时长从2015年到2016年增速达到了283%。

  虽然个性化信息推送能够帮助用户在纷繁复杂的多元化信息中快速取舍信息,但是算法技术的发展水平与用户的主观多变性,仍然制约了个性化推送的匹配精准度与用户满意度。而更为重要的阻滞因素,来自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质量问题。社交媒体自身的传播属性,决定了以情感为导向的主观信息比中立严肃的客观报道更能引起共鸣。因此,在个性化信息推送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为迎合目标用户口味而改变原内容、增加倾向性的信息异化行为存在。这些现象,都对“逆转新闻”的出现与“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75.8%的中国网民表示,看到过新闻的反转,并感到惊讶与不可思议;71%的美国人也表示,时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捏造杜撰的政治新闻,这极大地妨碍了他们对事件来龙去脉的了解,甚至正在造成社会混乱?。

  一味地以推送用户感兴趣信息为行动准则而罔顾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最终消耗的,只能是用户对媒体的信任。企鹅智酷2017年新媒体发展报告表明,56.1%的自媒体用户对自媒体内容质量表示了担忧?。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的调查也显示,美国人对于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缺乏信任,只有5%的美国人对从社交媒体上获得的信息内容表示出较高的信任,这个数字几乎与2016年(4%)完全相同;这种信任程度远远低于他们对来自国家和地方新闻机构、家人以及朋友的信息信任度?。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帮助自己尽可能还原事件的真实原貌。相较于2013年的15%和2016年的18%,2017年有26%的美国人选择通过两个或更多的社交网络来获取信息,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可见,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程序如何完善,在渠道多样化的泛媒体生态中,决定媒体生死存亡的基础性因素,仍然是新闻的真实性。也许基于兴趣的信息推送能够带来一时的眼球效应,然而伴随信息源广度的不断扩张,可靠性最终仍会是用户衡量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

  结 语

  更新迭代是我们无法阻挡的社会规律,只不过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媒体推陈出新的时间周期明显缩短。当我们还在欣喜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带来的精神愉悦时,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又将我们带入新一轮身体重构与家庭革命之中。在人机共生、人机协同甚至人机合一的未来社会,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可能性,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本文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管中窥豹”式的解读,真实的新媒体体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无论怎样,对于人类而言,坚守并不断提升独有的人情味、判断力和创新性,是我们掌握未来社会主导权的关键支撑。

  (作者李明德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婵君系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蔡 勇

  注释:

  ①Lee Rainie. About 6 in 10 young adults in U.S. primarily use online streaming to watch TV.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7/09/13/about-6-in-10-young-adults-in-u-s-primarily-use-online-streaming-to-watch-tv/

  ②④企鹅智酷:《读懂这些数字,读懂中国媒体的未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11-16/doc-ifynvxeh5338667.shtml

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③Kristen Bialik and Katerina Eva Matsa. Key trends in social and digital news media.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7/10/04/key-trends-in-social-and-digital-news-media/

  ⑤Amy Mitchell,Galen Stocking and Katerina Eva Matsa. Long-Form Reading Shows Signs of Life in Our Mobile News World.http://www.journalism.org/2016/05/05/long-form-reading-shows-signs-of-life-in-our-mobile-news-world/

  ⑥Xiaoqun Zhan and Louisa Ha. Mobile news consumption and political news interest: A time budget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Journalism and & Media Studies,2016,5(2):277-295.

  ⑦Lun Zhang, Lu Zheng, Tai-Quan Peng. Structurally embedded news consumption on mobile news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2017 ,53(4):1242-1253.

  ⑧Kristine Lu. Growth in mobile news use driven by older adults.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7/06/12/growth-in-mobile-news-use-driven-by-older-adults/

  ⑨中国社科院&腾讯网:《生活在此处——社交网络赋能报告》。https://wenku.baidu.com/view/9bc1221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7.html

  ⑩孙伟平:《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哲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BBC分析的365个职业,发现最不可能被机器淘汰的都有哪些? http://www.sohu.com/a/200792088_796286

  Michael Barthel, Amy Mitchell and Jesse Holcomb. Many Americans Believe Fake News Is Sowing Confusion.http://www.journalism.org/2016/12/15/many-americans-believe-fake-news-is-sowing-confusion/

  Elisa Shearer and Jeffrey Gottfried. News Us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2017. http://www.journalism.org/2017/09/07/news-use-across-social-media-platforms-2017/


  • 本文链接地址:http://m.beijingyiyang.com/info/265.html
  •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猜你感兴趣的内容
    相关推荐